热点预告

生命科学学院专家报告预告-菌根共生对植物养分获取策略和生态系统碳循环的影响

报告题目:菌根共生对植物养分获取策略和生态系统碳循环的影响

报告人:刘玲莉 研究员(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报告时间:6月15日上午10:00

报告地点:生物楼232多媒体教室

报告主要内容:

植物根系是生态系统地上-地下过程的连接点,也是植物和土壤互作的热点区域,以及生态系统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关键场所。报告人的研究表明了根形态及共生的菌根真菌类型是养分获取策略的重要影响因素:吸收根较细的植物种比根较粗的种更能够精准地在养分富集区域进行菌根增殖;同时,外生菌根更倾向于通过菌丝,而丛枝菌根则十大推荐买球软件利用根进行“觅养”。报告人的研究还表明“低成本-快周转”以及“高成本-慢周转”的性状组合是植物内在基因调控的结果。吸收根构建成本和周转之间的遗传权衡促进了植物在演化中形成适应局地气候的根系策略。报告人的研究通过建立根形态和根周转以及养分获取策略之间的关系,不仅阐明了影响根系生态功能的关键因素及其内在调控机理,同时也有助于解决根功能数据不足的问题,为在更大尺度上评估和预测生态系统地下过程提供理论基础。

报告人简介:

刘玲莉,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员,博士、博士生导师。2015年获国家基金委优秀青年基金资助,2021年获国家基金委杰出青年基金资助。现任 Fundamental Research、Ecology Letters、Global Change Biology和 Journal of Plant Ecology 编委,《植物生态学报》常务副主编;植被与环境变化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中国植物学会植物生态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北京生态学会副理事长。主要从事陆地生态系统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研究。利用野外控制实验、样带调查、数据整合等方法,系统解析了生态系统碳氮循环关键过程及其对全球变化的响应机制。近年来,在有机质分解的生物和非生物机制、地上-地下互作对养分循环的影响、土壤有机碳形成与周转的生态学机制、生理生态过程对大气污染的响应等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